昌平区“丹青争艳 笔墨放歌”美术作品展开幕
我的异常网创意产业的概念是对狭义文化产业概念的拓展,它是以新经济为基础,以工业规模生产,全球化或地方化为特征的产业。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需要先从观念和视角上做出改变。
在本研究个案中,既往研究多强调《三国演义》的经典性和艺术价值,单方面凸显其施与影响的一面。在文艺创新发展方面,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最能代表民族的风貌与时代的风气,除要加强社会主义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之外,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本书为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选介,各篇分别由各项目负责人撰写,介绍了各项目的写作动因、写作背景以及现阶段研究情况等一系列相关情况。而无论中西,大成文体说在文学史观、文学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等方面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更有利于中国文论走向世界,故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单纯文体是文体的原初形态,因为它只具备某种文体最低限度的特质,故曰单纯文体。宋代空前繁荣的海上贸易几乎全为民间经营。
部分党员学习意识薄弱,缺少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足;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
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巨震减灾系统科学的诞生。
同样是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将文化内容看作这个产业核心的人,将其命名为文化产业。逾期不提交经费预算的,视为自动放弃资助。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出一批应用性研究成果南京大学盛昭瀚领衔的“社会科学计算实验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组,建立太湖流域自然—社会复合系统计算实验平台,为政府治理太湖水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招标过程进行情景模拟,为招标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吉林大学张屹山领衔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及结构转换路径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关于如何让地区经济企稳回升的报告获多位省部级领导重视,核心建议均被采纳;中南大学肖序领衔的“基于工业的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指导中国铝业、株洲冶炼等大型企业的循环化改造,以及宁乡经开区、长沙经开区等生态工业园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河海大学王慧敏领衔的“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课题组,以问题为导向,选择多个不同特征水资源问题流域为研究背景,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技术支持体系,为其他流域的科学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山大学梁琦课题组,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考察我国城市层级体系的基本事实,探寻城市层级体系内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理,并分析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进而对我国城市层级体系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王世福领衔的“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智慧城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有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研究,课题组依托该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获得相关行业及部门的关注。
将创意过程看做产业核心的人则将其命名为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二者的折中,但在价值链这个分析框架下,笔者认为这三个词的含义应该是相同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同志,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同志,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市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安方同志主持。
这部国史稿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新中国历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充分展示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充分展示出三大历史性变化给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示出中国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
11K影院我们既不能割裂历史,更不能否定历史。
乡村振兴根本上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增收和农民收入提高,其前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四、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推出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韩在柱领衔的“脑神经系统疾病及语言障碍的语言学研究”课题组,从不同角度利用多种方法开展语言障碍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开发出汉语障碍的评估系统和汉语脑功能定位的分析方法,建立多套大型数据库,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国际顶尖期刊,影响因子总和为,为后续相关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刘超领衔的“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组,从心理学与脑科学整合的角度集中探讨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采用问卷量表、行为实验、人脑连接网络、群体交互等多种手段,系统研究在中国人社会认知的公平与道德认知过程的心理与脑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BrainandLanguage》上并被美国知名心理学教科书详细介绍。
昌平区“丹青争艳 笔墨放歌”美术作品展开幕
交子是最早出现的纸币,起于民间,后归官办。官办交子世称“官交子”,在四川设有“益州交子务”,于天圣二年(1024年)开始分界发行。 天圣元年(1023年)开始发行的官交子,作为防伪措施,上面盖有两颗官印:一为“益州交子务”;一为“益州观察使”。下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纸币印版的拓片。这块纸币印版,版材为铜质,版面为竖长形,长16厘米,宽9.1厘米。上半部刻着“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二十九个字。下半部刻有房屋、人物和成袋的包装物以及三个人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背运货物等图形。票面上虽未刻有货币名称,但依据票面图案古朴、出自四川和无货币名称等情况,可以基本认定其为早期的交子印版。
建立于公元960 年到1279年的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兴亡更迭的朝代。然而,这个朝代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乃至社会最为发达的时期。民俗专家袁庭栋介绍:北宋有一个国策,就是抑制武将的权力。在这种政治气候之下,宋代的文官权力比较大,也就给知识分子比较宽松的环境,这种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的氛围也让宋代文化界的知名人物有了一定创新的天地。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整个社会迸发出了空前的创造力,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创造发明,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的集中编写,科举制度的最后完善等都是在这一时期。
一千年前的宋代,无论是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上都达到了当时人类的最高峰。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人类第一张纸币似乎也呼之欲出了。北宋时期,宋王朝并没有实现币值的统一,在货币流通的区域上,全国分为铜钱区、铁钱区以及铜铁钱并用的混合区。当时,由于金属货币的资源有限,加之铸造成本高昂,因此日渐稀少。然而,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交易越来越多,商品交易量大大超过了货币流通量,以至金属货币供不应求,市面上甚至产生了钱荒,这就为交子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公元994年前后,成都地区仍时有战乱发生,各地到成都从事贸易的商人,为了旅途的安全和解除随身携带大量铁钱的累赘,把铁钱寄存在专门经营存款业务的铺户里,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券面上,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要付给储户一定的保管费。这种楮纸券就是交子,相当于现在的活期存单,而经营此业的铺户被称为交子铺户。之所以叫交子,就是交换使用的凭证,这就是纸币的雏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也越来越多,开始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纸币的产生,除造纸技术外,印刷技术也是个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纸币的的印刷技术比印刷普通书籍的质量要求更高,工艺更加复杂。四川在北宋时期素有“宋时蜀刻甲天下”之说。因此,由于造纸技术与印刷技术的高度繁荣,四川已具备大量印刷纸币的物质技术条件。《宋史》志第一百三十四食货下三会子盐记载:“端平二年,臣僚言:“两界会子,远者曾未数载,……大抵前之二界,尽用川纸,物料既精,工制不苟,民欲为伪,尚或难之……。
咸淳七年,以行在纸局所造关子纸不精,命四川制使抄造输送,每岁以二千万作四纲。从上面两条史料中的“尽用川纸”和“命四川制使抄造输送”等语我们就可以知道四川制纸质量之精,而且可以防止伪造。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监官戴蒙在成都设立了“抄纸院”,由官方设厂生产印造交子用的专用纸张,这是宋朝政府建造的第一家钞纸专用生产厂。另外,宋时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除各种印押外,宋代纸币还采用工艺相当繁复双色及多色套印来加强防。费著《楮币谱》载:“所铸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蓝;曰红团,以朱。六印皆饰以花纹,红团、背印则以故事,如王祥孝感、跃鲤飞雀、诸葛武侯、木牛流马……”《楮币谱》、《宋朝事实?财用》等宋史货币资料记载私交子和早期官交子为“朱墨间错”、中后期官交子与钱引等用三色套印,也就是说,宋代纸币起码要用两三个印版才能完成一张成品的制作。钱引以三种彩色套印制成,民间不易伪造,从而大大提高了纸钞的防伪性能。
交子最初只是一种代替货币交易的信用凭证,即代金券。存款人把现金(金属货币)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桑树叶做的纸质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李攸著的《宋朝事实》卷十五记载。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就是交子。
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而且所印“交子”有一定的防伪功能,所以蜀人心中逐渐赢得了信誉,直接用交子来进行贸易,随着交子的广泛使用,很快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应运而生,成了真正的货币。
政府逐渐掌握了交子的运作规律之后,就改为官办,称“官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朝廷设置益州“交子务”。《楮币谱》中有一段文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增1员;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廪给各有差。”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印钞厂,其内部分工严密,技术工人众多。从此,交子成为宋朝川峡四路的法定货币,与铁钱相权而行。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了解纸币的发生、流通原理、币值规律以及政府在金融法制方面的作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面额依然是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级,从1贯到10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1039年起),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1068年起),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界满兑换新交子。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遂停止发行,改用“钱引”。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记》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美国学者罗波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交子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然而,这也正是中国纸币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自从接管了交子的发行之后,朝廷突然发现,纸币实在是个好东西!不用什么本钱,只要在一张纸上印上几个字,就可以当真金白银使用,换来实实在在的财富,还不用背加赋的骂名,实在是无本万利的好买卖!于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它与交子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不置准备金、不许兑换、可以随意增发,这就为中国纸币打开了末日之门。
末日之门既开,形势就急转直下了。除了宋孝宗等少数头脑比较清醒的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都把发行纸币(包括交子、钱引和后来出现的会子)当成了增收的手段。要养兵,便印纸币,要打仗了,又印纸币,打完仗要犒赏诸军,还印纸币,就算是太平时节,朝廷想要采办些什么东西,自然仍是印纸币比较好。在印刷术已经相当发达的宋代,手工印钞机开始全速运转,为皇帝们提供了无数可以任意挥霍的纸币,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和丧失信用的纸币的消亡。
政府滥用信用,从而导致了交子成为其敛财的工具,交子没有了信用,也就丧失了流通的功能,从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封建政府于是用更改纸币名称的办法来掠夺民间财富。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把纸币定名为“钱引”,名称虽变,但其实质为敛财工具没变,甚至变本加厉了。大观元年(1107年)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这年的发行数“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也就是说发行量由一百二十万缗增加到二千多万缗。而且没有准备金,“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可见,价值一千钱的缗只能当钱十多个钱,纸币贬值是多么严重。
北宋交子的兴衰历程,对今天也是有借鉴的,政府的监管法制对于金融币制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币的发行和稳定,能够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对解决国家的一时之需有重大作用。政府毁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滥用了信用,其结局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的崩溃。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公元1024年出现的北宋交子是中国和世界最早流通的纸币,它的出现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巨大进步,也在世界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直到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可以说中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领先了欧洲五六百年。研究交子的起源、流通过程和消亡,对了解纸币的发生、流通原理、币值规律以及政府在金融法制方面的作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发现,诞生于800多年前的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及其发行系统,可能是犹太人帮助中国创造的。提出这一大胆结论的是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史专家邱石玉。而此前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交子”是金国灭掉北宋后留用的宋朝铸币官吏发明的。
“交子”又名“交钞”,首创于公元1154年,是世界上正式发行最早的纸币。由于这种纸币是以粗麻纸为原料,不易保存,到目前尚未发现实物;但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金代贞佑年间(公元1213年至1217年)的铜制“交钞”版,则是研究金代纸币的唯一实物资料。
邱石玉经考证发现,该铜钞版版面4边图案有明显的“翻叶”图形,而这种图形是犹太民族所独有,至今各国货币4边图案都多少受此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10世纪中叶,一批犹太人携带大批棉布自印度乘船到中国开展贸易,其中部分犹太商人沿大运河和汴河到达当时东方最繁荣的商业都市———北宋王朝的首都汴州(今开封市)。公元12世纪中期,由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灭掉北宋后占领了汴州。在与当地的犹太商人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女真人为犹太人在贸易和经营上的才能所折服,并在离开汴州时将这批商人带回现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的金国首都上京城。
邱石玉说,正是这批犹太人帮助金帝国发明了纸币,改造了币制,并创建了由政府控制下的银行雏形。
据史料载,金帝国早在1141年就开始铸造铜币,但币质一般,极易仿制,一些地方官吏、富豪大量私下铸币,造成造币原料铜的短缺。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全国流通纸币“交钞”,对缓解市场上铜币的短缺、调节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200年,同样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又以白银为铸材,正式铸成法定货币“宝货”投入流通,从而将中国上溯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改铸成法定银币。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
更令人惊讶的是,金代还出现了一种名为“行人”的行团组织。据史料记载,这种行团组织受金帝国政府市买司控制,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兑付,调节银锭与铜币、纸币的兑换率,显然已是一种政府控制下的银行雏形。近年来,在从波斯到俄罗斯滨海地区广大范围内均发现有金国货币,说明金国的贸易已相当发达。
另据邱石玉考证,元朝建立后,在官方文件多次提到,其接管的金国政府各部门,如税收、金融、贸易等,都有犹太人在主持工作,并称:“他们可能无所不能。”
犹太人为金帝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公元1161年,金代开明君主金世宗恩准在开封为犹太人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犹太教堂,并赐御笔“一赐乐业教”。
本词条内容由国搜百科根据相关资料编纂,仅供参考。如有问题,可联系我们修订、完善或删除。也欢迎更多热爱知识共享、有志于词条编纂的专业人士参与国搜百科创建。联系电话:010-87869809 合作邮箱:baike@chinaso.com 交流QQ群:5332181521